首頁 生肖正文

一場改變命運的考試,從科舉至高考,你怎麼看?

熱門測算

古代的高考就是科舉考試,同樣是一場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,可是難度卻比現在要難得多。公元605年,隋煬帝設置了進士科,這被認為是科舉制度的正式形成。最初朝廷選拔人才都是從豪門貴胄之家的貴族公子中選撥,說是選撥人才,其實只是選撥家族、門第。所以不管你自身才學如何、品行如何,都可以進入朝廷為官。而且越是家族大的子弟越是可以很快的升遷,所在的職位也更為重要。而寒門子弟想要做官是非常難得,除非本身非常有才學。盡管這樣,他們也只能做一些小官。

這樣選撥人才的方式產生了很多的弊端,後來隋唐時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,科舉制度也逐步完善起來,後來唐太宗、武則天等帝王也加大了推進推進科舉制度的力度,一大批寒門子弟得以通過科舉選撥走入仕途,入朝為官。唐代的科舉考試一般考常科和制科兩類。考試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春天,所以科舉考試又被稱作“春闈(wei)”。考試內容很多,僅常科就有秀才、明經、進士、俊士等五十多種科目。所以雖然每年考的人很多,但真正考取的很難,而且即使是中了進士也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而已,之後還有通過吏部的考試才可以。

展開全文

到了宋代,開始確立三年一次的考試制度。科舉制度在明朝時期進入鼎盛時期,也是最為嚴格的。要想參加科舉考試,首先要進入學校。考試分為鄉試、會試、殿試三級,第一年舉行的是鄉試,也就是地方考試。鄉試要考三場,每場三個晝夜,中間要兩次換場,就是說要考九個白天七個黑夜。考試內容也特別多,算是初級篩選吧。通過了鄉試就算中舉了,就是舉人了。《範進中舉》中的範進就是在鄉試鐘中了舉人。之後第二年是會試,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全國性考試。會試通過後的當年舉行殿試,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,只考時務策一科。殿試之後第二天改卷,第三天放榜。錄取人數分為三甲:一甲,就是第一個等級,錄取三名,賜進士及第,第一名為狀元,第二名為榜眼,第三名為探花。小李飛刀當年就是探花,所以也被稱為“小李探花”。二甲賜進士出身,三甲賜同進士出身。中了進士又被稱作金榜題名,因為當時進士榜是用黃紙寫的,又叫金榜。除了狀元、榜眼、探花可以直接為官,其他進士還需要再考試,三年後合格後才能入朝為官。

科舉考試,這個古代的“高考”,雖說內容比較固定、死板,後被清政府廢除。但不得不說,科舉制度是寒門子弟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,它考的是真才實學,而不是門第等級、金錢等,而且也很嚴格,內容較多,時間較長,是當時最為公平的考試制度。

版權聲明
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